已发表论文

共情还是反共情?人际关系和冒犯强度影响受害者对冒犯者的共情反应

 

Authors Yu M, Li X, Lu J, Wang S, Zhang L, Ge Q

Received 9 February 2023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13 April 2023

Published 21 April 2023 Volume 2023:16 Pages 1355—1363

DOI https://doi.org/10.2147/PRBM.S407271

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

Review by Single anonymous peer review

Peer reviewer comments 2

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 Professor Mei-Chun Cheung

目的:共情鼓励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而反共情则会诱使个体伤害他人。人们在什么时候,以及对什么样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共情反应?这一问题尚未得到解答。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冒犯强度和人际关系是如何影响受害者对冒犯者的共情/反共情的。
方法:在经历轻微或严重的人际冒犯前后,42 名大学生被试被要求想象他们与某个人有不同的人际关系 (如亲密、陌生或矛盾的人际关系),然后他们被要求从认知和情感两方面报告对这个人的共情或反共情反应。
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情感方面,被试在没有冒犯发生时,对亲密的朋友产生共情;在受到朋友的轻微冒犯后,降低了对朋友的共情;甚至在受到朋友的严重冒犯后不再对朋友产生共情。被试在没有冒犯发生时,对陌生人产生共情;在受到陌生人的轻微冒犯后,被试对陌生人的共情变为反共情,且反共情的程度随着冒犯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被试在没有冒犯发生时,就对与他们关系矛盾的人产生了反共情,并且这种反共情的程度随着冒犯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认知方面,被试对陌生人和与他们关系矛盾的人的反共情程度随着冒犯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讨论:综上所述,人际关系和冒犯强度可以改变受害者对冒犯者的共情类型和程度。本研究不仅从认知方面加深了对反共情的理解,丰富了反共情的相关理论,还为实践中对人际冒犯的妥善处理提供了指导方向。
Keywords: counter-empathy, empath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ransgression severity